李同安--
李同安 1957年生于山東菏澤,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,國家一級美術師,中國綠化基金會藝術委員會委員,曹州書畫院專業畫家,專擅工筆和小寫意花鳥畫,代表作品有:
作品《仙鄉清風》被中央電視臺收藏
作品《大吉祥》被人民大會堂收藏
作品《荷塘清風》被故宮博物院收藏
《金秋》獲“建國50周年暨迎澳門回歸全國詩書畫大展”成就獎。
《金秋系列之一》、《儒生本色》兩幅作品入選“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十四次新人新作展”。
《蘆塘秋吟》獲“西部輝煌全國中國畫提名展”優秀獎。
《凝》獲“奇迪杯,全國第五屆工筆畫大展”優秀獎。
《儒生滋味》獲“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”優秀獎。
《春華圖》參加“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全國百名知名國畫家特邀作品展”。
《春滿園》獲“齊白石國際藝術節中國畫提名展”優秀獎
《玉顏洗風露》入選 “第十六屆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代表大會,美術特展”。
《清華圖》入選“全國第二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”
《天香圖》入選“全國第三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”
《嘉蔬圖》入選“全國第四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”
《瑤臺群玉》入選“全國第五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”
《酣春圖》等三幅作品參加“山東省花鳥畫晉京展”
曾在山東曲阜、菏澤、河北邯鄲、安徽、福建泉州、安徽黃山、九華山、北京炎黃藝術館、嘉興蒲華紀念館、平湖李叔同紀念館、廈門大學藝術館、南昌市美術館、合肥亞明藝術館、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、江蘇淮安周恩來紀念館等地舉辦《李同安花鳥畫展》。作品入編大型專業畫集20余部,多家專業報刊有專題介紹,出版有《李同安畫集》、《李同安花鳥畫小品選》,《李同安花鳥畫選》,《李同安小寫意花鳥畫技法》《李同安小寫意花鳥扇面技法》文集《問道丹青——三凈齋隨筆》等多部專著。
繪畫感悟
中外傳統藝術都十分強調人格的修煉與文化的修養,認為這是提高藝術品質的不二法門。且看八大山人和弘一法師的書畫,那種書畫外的神趣,比有形的筆墨更打動人。藝術若走不出老的模式,就會既沒有改變,也畫不深,這就是以畫為畫的不良結果。一個真人,要有個性,有激情,有中西藝術與文學詩歌的綜合修養,有大公無私、眾善奉門的人格美德。作品中除了自然的美和繪畫的美之外,還要能透出一般藝術家沒有的詩情畫意,使藝術更有品位與神韻。
畫家之新思殊境是源自造化,源自生活,源自與自然和生活的精神往來。花鳥山水人物畫家欲擺脫公式化的舊譜襲用狀態,文學家欲塑造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物形象都應該如此。古人講“外師造化,中得心源”,這八個字講透了中國文化注重主客觀統一的哲理。
“藝術只有在世俗化了、平民化了,才不會死。即便死了,也會羽化仙游成另一種形式傳世存活,就像恐龍變作鳥禽,反而升上了天空。光能易做電能,他仍在閃爍中”。(山西太原介子平文《世俗的大宋》)這里講的世俗化和平民化可以認為是通俗化,通俗不是庸俗,現在很多人把通俗的東西說成庸俗,把讓很多人難以理解的作品說成了雅。有些東西在當代不被理解而以后可能是不朽之作,不足為怪,但畢竟是少數。如藝術不被平民接受,可能藝術的生命就要終止了,也就沒有了齊白石這樣的人民藝術家。
藝術創作就是創作者真情實感的直觀體現,而這種感情是不會說變就變的。縱觀歷史,有多少大家(包括西方的)生前窮困潦倒,而身后聲名大振。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去迎合市場,而是不愿為迎合市場而改變自己的天性,更不愿意改變對藝術的執著和虔誠,此即可謂是“樸素”境界!只有這樣的畫家,才能創作出具有“樸素”意境的作品,也只有這樣的作品,才能夠百代流芳。
畫于實處見功力,虛處見修養。實處不易,虛處更難。實處可以語人,虛處難得與語,實處可憑數十年的苦練達到自由王國,而虛處無有終極,須盡畢生精力之漸悟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