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劉心亮 |
劉心亮, 1943年12月出生,山東菏澤市安興人,大專文化,一九六〇年參加工作,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先后在菏澤市牡丹區人民醫院,牡丹區中醫醫院骨科,任中醫骨傷科主任,副主任醫師,行政職務曾擔任團委書記、辦公室主任、醫務科長、副書記、副院長等職。菏澤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,牡丹區中醫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,政協8、9、10屆政協委員,菏澤市牡丹區科協委員等職。
參加工作40多年來一直從事中醫正骨工作,1960年分配到菏澤市人民醫院后,拜著名骨科專家王作賢為師,在學習老師的經驗下,不斷學習外地先進經驗,經多年的臨床實踐對骨傷科疾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在當地九...
詳細>>
|
|
|
 |
呂偶一 |
呂偶一,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農業和生化制藥科技人才,為菏澤的經濟發展做出不懈努力,離休后她又致力于佛教文化、臨濟研究和社會公益事業,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,為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呂偶一是菏澤市開發區岳程辦事處馮樓村人,1956年考入山東農學院畜牧獸醫系,1957年到聊城農村,1961年畢業被分配到菏澤黃牛場工作。1964年調到菏澤地區食品公司擔任衛生檢疫工作主要負責人。菏澤是炭疽病疫區,她在檢疫檢驗過程中,發現、鑒定和處理了各種類型炭疽病38例,及時妥善處理,避免了人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,撰寫了《淺談豬敗血型炭疽》先后在山東省《畜牧獸醫》和《肉類...
詳細>>
|
|
|
 |
彭建平 |
彭建平,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人,1962年3月生,中國致公黨黨員。1983年參加工作,現為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宣傳科長、研究員,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,山東省寫作協會會員。菏澤市十二屆、十三屆政協委員。
榮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、理論研究和調查研究等方面的成果獎29項。其中:山東省發展改革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、二等獎1項;山東省檔案學會研究成果二等獎1項、三等獎1項;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1項;菏澤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3項、三等獎1項;菏澤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4項、三等獎1項;菏澤市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1項、二等獎4項、三...
詳細>>
|
|
|
 |
蔣寶府 |
蔣寶府 ,1957年10月生,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萬福辦事處蔣樓村人。中共黨員。高級經濟師、研究員。系菏澤市城市規劃委員會專家組成員,中共菏澤市規劃局黨總支委員,菏澤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,河南黃河水利學院客座教授、菏澤新聞學院客座教授。
1980年于河南黃河水利學校水工專業畢業,在山東黃河河務局菏澤段工作,曾任黃河志編纂辦公室主任。1986年任中共菏澤市(縣級)委統戰部科長。1989--1991年任菏澤市二郎廟鄉黨委副書記,為群眾修路打井,深受一方百姓擁戴。1992--1994年在山東省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進修班世界經濟管理專業學習;1992—1993年,在菏澤...
詳細>>
|
|
|
 |
曹蓮舫 |
曹蓮舫, 1928年4月出生,大學文化程度,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人。1949年4月參加工作,先后在平原省水利廳、菏澤地區水利局工作。歷任技術員、工程師、副總工程師,于1987年晉升為高級工程師。曾任山東省第七屆人大代表和原菏澤市第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屆政協委員。
該同志一生撲在水利事業上,以周總理“活到老、學到老、干到老”訓言嚴格要求自己,經常櫛風浴雨、繭之拔涉,跑遍菏澤地區的每個角落,收集大量資料、掌握相關情況,對菏澤地形、地貌、大小河流、橋梁閘堤了如指掌。因此,被許多領導和同志們,親切的稱為“活地圖”。
菏澤地區的水利問題,主要是澇災...
詳細>>
|
|
|
 |
田滿菊 |
田滿菊, 1965年生人,1986年參加工作,大學文化程度,學士學位。現為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、醫務部主任,牡丹區十二屆政協黨委,第十屆山東省政協委員,第十三次山東省職工代表;中國致公黨菏澤市委委員,牡丹區支部主委。曾任菏澤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,牡丹區第十一屆政協常委。該同志愛崗敬業,服務熱情,刻苦鉆研,不斷進取。曾分別在《中國實驗診斷學》、《中國醫師雜志》、《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》等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10余篇,市級科研成果1項并獲二等獎,論著2部,兼任《中華中西醫藥雜志》編委,《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》常委編委。熱愛公益事業,關注民生,參與調研,積極參政議政,為貧困學生捐助、...
詳細>>
|
|
|